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 “红数林”读书会(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17:11    作者: 庞慧琳  编辑:杨京开  点击:

9月9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新民楼“红数林”社区温情开展“红数林”读书会第十一期活动。本次读书会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丘夏薇主持,支部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同参与,以《我心永向党 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为载体,在泛黄的信笺文字中回望百年党史,于鲜活的历史细节里感悟初心信仰。

活动伊始,丘夏薇为读书会开场,她提到:“‘红数林’读书会是党支部深化理论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架构党员和团员之间沟通桥梁的重要平台,本期主题以‘家书’为钥,打开百年信仰的密码,就是希望大家从革命先辈的字里行间,读懂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把这份信仰转化为学习和服务的动力。”

随后,丘夏薇围绕《我心永向党 家书里的百年信仰》展开分享,重点聚焦叶剑英同志写给女儿的家书。她结合史料,细致还原了家书撰写时的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正处于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关键阶段,叶剑英肩负着统筹华北地区建设的重要使命,既要推动地方解放后的社会秩序重建,又要协调工农业生产恢复,还要防范敌对势力干扰。“这封家书中,叶剑英没有讲宏大的道理,而是叮嘱女儿‘要多关心国家大事,要懂得劳动人民的辛苦’,字里行间藏着对家人的牵挂,更藏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通过仔细阅读这封家书,也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报国情怀和对后代严格要求的廉洁家风。

读书会研讨过程中,学生党员黄梓轩结合自身在内蒙古参观兵器城纪念馆的经历,让红色记忆更显鲜活。“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步枪、炮弹时,叶剑英家书的字句突然涌上心头,深刻领悟到‘革命不易,后辈当惜’——这些旧兵器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守护家国的见证,而家书则是他们精神信仰的‘文字载体’,二者都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无数人用信仰撑起来的。”现场党员的积极分享,将历史实物与文字信仰紧密联结,让在场成员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初心与担当。

活动现场,参会的党员代表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全程专注,有人认真记录家书里的经典语录,有人在听到历史细节时频频点头。大家纷纷表示,以往读党史多是梳理事件脉络,而这次通过对革命家的家书的深度阅读与真实经历的生动分享,革命先辈的形象不再是历史书中的文字符号,而是变得鲜活立体——叶剑英在家书中对家人的殷切叮嘱、黄梓轩参观兵器城的深刻感悟,都让大家真切懂得,“信仰”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坚守与担当;未来也会更主动研读红色书籍,把从家书中汲取的信仰力量,落实到学好数学统计专业知识、主动服务身边同学的日常行动中,让初心在实践里扎根。

此次“红数林”读书会(十一期)的举办,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强化思想引领、架构党员1+2的党员联动教育格局、打造“党建+理论+实际”的学习模式。党支部以“家书”为纽带,将红色文化与历史语境、个人体验相结合,不仅让理论学习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引导党支部成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回望百年信仰中,坚定了“跟党走、践初心”的理想信念,为后续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与专业育人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