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届青少年数学素养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 |
||
2025年10月23日(地点:新民楼D101多功能报告厅) |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
09:30-10:15 |
田刚 |
走近数学 |
10:25-11:10 |
Nikolaos S. Papageorgiou |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From Euclidean Geometry to Modern Set Theory |
11:10-11:55 |
Sergey A. Timoshin |
Double Control of a System with Hysteresis and Delay |
15:00-15:45 |
宋乃庆 |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 素养发展 |
15:45-16:30 |
喻平 |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质量评价与 考试命题 |
16:40-17:25 |
袁智强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学课例研究 |
17:25-18:00 |
自由交流 |
|
报告题目:走近数学
主讲人:田刚 北京大学
摘要: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它不以有用作为研究原点,却又时时刻刻彰显着巨大的价值。本次报告将带着大家走近数学,从建筑艺术、AI技术、医学应用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体验和领悟数学的美妙与智慧。
田刚院士简介:田刚,男,1958年11月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元基金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101计划”数学组组长,中国科协、教育部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田刚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引进了 K- 稳定性的概念,证明了在Fano空间上K-稳定性与存在 Kahler-Einstein度量的等价性。与人合作,首次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构造了辛流形的GW不变量,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和GW理论的数学基础。他还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启动了用几何分析方法研究双有理几何的解析极小模形纲领,并与人合作获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近年还在低维流形的几何分析及曲率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田刚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3本。
报告题目: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From Euclidean Geometry to Modern Set Theory

主讲人:
Nikolaos S. Papageorgiou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Greece.
摘要: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as rigorous axiomatic science starting with the Euclidean geometry up to the modern Set Theory.We explore the parallel features of the two theories and mention some related issues concerning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ubject.
专家简介:Nikolaos S. Papageorgiou is a Professor at the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Greece, world-renowned mathematician, graduated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0. Primarily engaged in research on nonlinear analysis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recent years, he has published 9 monographs related to nonlinear analysis and over 300 papers in prestigious national journals such a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dv. Nonlinear Anal., Israel J. Math., and JMAA.
报告题目:Double Control of a System with Hysteresis and Delay
主讲人:Sergey A. Timoshin
摘要:In this talk, we introduce and study a control system defined on a finite-dimensional space and described by an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an ordinary differential inclusion including a hysteresis operator of generalized play type and a time delay in the perturbation terms. The equation and inclusion of the system are both controlled, but with controls of different types. The control in the inclusion is subject to a convex-valued upper semicontinuous control constraint, while the control in the equation, to a nonconvex-valued lower semicontinuous constraint.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solution to the system.
专家简介:Professor Sergey A. Timoshi, who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mathematics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PFL), Lausanne, Switzerland, in 2006. After that, he held research and teaching positions at several places including Max-Planck-Institute for Mathematics in Germany, POSTECH in South Korea,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 Russia, and Huaqiao University and XJTLU in Chin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lie within the field of applied nonlinear analysis and include qualitativ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nclusions of variational and quasi-variational types, mathematical control theory,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optimization and are oriented towards applications in phase transitions, population dynamics, filtration problems and other fields.
报告题目: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主讲人:宋乃庆 西南大学摘要:立足于全球教育趋势与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我国实践框架,并追溯其从国际理念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强调其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路径: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艺术、变革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及改革教学评价六大策略,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最终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育成的根本转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方案。
专家简介:宋乃庆,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国家级教学名师,当代教育名家,国家瞭望智库首批入驻专家,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原全国数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5项;主编(副主编)中小学数学教材8套(其中4套教材通过国家审定),主编学术论著、高校教材10部(其中4部为国家高校规划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主持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一、二、三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人文社科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25项。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受到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见。
报告题目: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命题
主讲人:喻平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参考布鲁姆、安德森、威尔逊相关评价理论,建构了评价数学关键能力的评价框架,将数学核心素养分为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三级水平,并具体地对高中6个数学核心素养、初中9个数学核心素养表现、小学11个数学核心素养表现作了三级水平划分的具体描述。考试命题方面,采用的基本策略是适当加入情境性问题、适当加入探究性问题、适当加入新定义问题、适当加入通性通法问题。
专家简介:喻平,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部省级科研课题10项。出版专著《数学问题化归理论与方法》《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学习心理的CPFS结构理论与实践》《数学教学心理学》《教学认识信念研究》《数学教育基本问题研究》《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等专著8部。主编系列丛书4本:《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中国数学课程研究30年》《中国数学教学研究30年》《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30年》。主编《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数学卷)》。主编高校教材、高中数学教材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江苏教育科学研究奖一等奖1项,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担任中国高教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材综合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数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等多种期刊编委会委员,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
报告题目: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学课例研究
主讲人:袁智强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在在线夏令营中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赋能的微格课例研究对职前中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路径,21名职前中学数学教师参加了为期9天的在线夏令营。该夏令营包括两轮微格课例研究、专家讲座、全体讨论和小组讨论。通过数学学科特定的TPACK量表的前测和后测、教学人工制品和质性反思收集数据,以评估职前中学数学教师TPACK的演变,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专家简介:袁智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系副主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数学教育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博士,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教师教育师资出国访学研修班成员。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组成员。湖南省数学学会基础教育与中学数学竞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曾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湖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奖项。主讲课程《数学教育技术》被评为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在《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esson and Learning Studies》《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Electronic Research Archive》等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近10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型STEM教师培养的探索性研究”等多个课题。